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主旨演讲

张海迪:残疾人脱贫 一个也不能少

更新时间:2020-12-30 14:06:38

残疾人脱贫 一个也不能少

——在2020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张海迪

(2020年12月5日,北京)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

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高兴来参加2020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2020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是对残疾人脱贫工作的关注和重视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这就意味着有8500万个痛苦,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和家庭就更加痛苦。残疾不是哪一个人的痛苦,而是人类的痛苦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残疾的发生,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会因为残疾的发生而承受沉重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长久的苦痛和长期的困难往往就降低了家庭的幸福指数。因此,我们都要关心帮助残疾人,要发展好残疾人事业。12年前,我从山东省作家协会来到中国残联工作,当作家的时候,我的工作是我读我写,来到残联,我要求自己的是,我走我看。调查研究是重要的工作,我要知道残疾人的状况,知道他们的需求,更要思考应该怎样做好这项工作。中国残联的工作很多,包括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文化体育、国际交流等。

做残疾人工作最重要的是倾注感情,要把残疾人当作兄弟姐妹,懂得他们的苦和痛,体谅他们的愁和难。除了残疾病痛,残疾人的贫困是最大的问题,一个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往往会拖垮一个家庭。比如,贫困家庭要是有全身瘫痪的人,那种困难的生活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贫困是残疾人面临的最大困境,脱贫难度最大的是智力或精神残疾人,他们无法认知生活,也不能正常学习工作。还有重度残疾人,比如颅脑和脊髓损伤者,他们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只靠家庭支撑,要实现小康难度很大。生产劳动创造财富,而很多残疾人不能工作、没有工作或就业困难,因此收入水平很低,我们怎么帮助他们改变这种状况呢?还有残疾人医疗、康复、照护、辅助器具等需求多,支出大,这就造成越是残疾越是贫困的问题,这种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战的难中之难。虽然这些年各级政府和残联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帮扶残疾人脱贫,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残疾人脱贫是复杂的,要实现残疾人全面脱贫,最重要的是可持续的推动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残疾人脱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他多次强调要把残疾人作为群体攻坚的重点,完善兜底保障机制。这对贫困残疾人和家庭是极大的鼓舞,对残疾人事业发展是鞭策和激励。今天,现行国家标准下700多万建档立卡残疾人已经实现了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城乡960多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016年开始发放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已经惠及了2500多万人(次),这是历史性的进步,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人的生命是无比坚韧的,残疾人的生命也总像石缝中的绿草顽强生长,给人们深深的感动。12年来我去过很多地方,到过偏远的农村,见到过很多残疾人,他们有的处在贫困之中,有的没有得到康复,有的躺在炕上,很少见到阳光,但他们却顽强地生活着,度过艰难的每一天。每次见到这样的残疾人,我都要紧紧握住他们的手,给他们鼓励和安慰,告诉他们,我们在努力工作,残疾人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很多残疾人即使在困难的处境中,也从不放弃梦想,他们克服困难,用难以想象的努力创造生活,在没有路的地方也奋力前行。在国务院扶贫办表彰的脱贫攻坚奖获奖者中,每年都有残疾人,他们不但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还带动周围的乡亲和残疾人脱贫致富,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些年,我多次在联合国社发大会、人权理事会、欧盟与中国边会、亚太经社会等国际会议上,介绍中国残疾人脱贫工作的作法和经验。我们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助残政策,贫困残疾人脱贫成效明显,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数量大幅减少。我也讲过问题与思考,比如,残疾人发展能力弱,收入低,存在返贫或成为新增贫困人口的问题,重度残疾人解决温饱后,怎样得到更好的、可持续的照料的问题。我们要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扶贫,要发展好助残扶贫基地,做好电商扶贫,残疾妇女手工编织,推动实施残疾人家庭扶贫的项目,带动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帮助其家庭持续增收;我们要特别关心和鼓励残疾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提高经济地位;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要做好兜底保障,消除贫困的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残疾给人造成了伤残和缺损,甚至失去一些功能。虽然我们在会场能看到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但是还有很多残疾人我们看不到,比如,贫困重度残疾人,他们没有任何行动能力,甚至从没出过家门,有的全靠家人照料,这样的家庭贫困程度很深,脱贫最难。但是,一个人无论残疾程度多重,都有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我们要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有质量的生活。

帮助贫困残疾人最迫切的问题还是身体的康复,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些年,通过调研、了解和倾听,并基于我自己残疾60年的感受,我深切地认识到康复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是生命的重建和希望,康复可以他们帮助消除痛苦,获得功能补偿和生活的能力,为融合社会创造条件。只有实现了康复,残疾人才能真正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才能真正摆脱贫困。在中国残联的推动下,建设康复大学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几年来,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山东省委省政府和青岛市委市政府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康复大学落户青岛,已经开始建设。这将是一座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大学,必将为残疾人带来福祉。从长远看,残疾人脱贫要做多方面的努力,我们要看到深层次的矛盾,要认识残疾、贫困与发展的关系,既要解决眼前的困境,更要有前瞻性目光,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与贫困的问题。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特别重视重度贫困残疾人的托养问题。近年来,中国残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努力推动,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好的办法。河南省驻马店市依托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建设了100多个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入住2000多位贫困家庭的重度残疾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这里也是我的工作联系点,我几次去调研,这里县乡村的托养中心干净整洁,温馨安静,我看到躺在床上戴着呼吸机的重度残疾人脸上也有笑容。他们的做法是,在托养中心,如果一个残疾人亲属照顾自己的家人,再照护另一位残疾人,每月就可以领到2000元工资,既照顾了亲人,又能有一份工作,以这样的方式解放残疾人家庭的生产力是一种创新。那里的标语上写着: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幸福一方。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发展这种服务,这是残疾人可持续脱贫的重要实践。

同志们、朋友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蓝图,中国残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残疾人的贴心人,全心全意帮助他们,为他们分忧解难,让所有的残疾人都摆脱贫困,真正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美好的小康社会,今天,也许这还是我们的理想,但只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希望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只要我们把残疾人当亲人,把残疾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世界就会因此变得温暖而美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大家!

来源:3044永利官网vip首页欢迎您

关键词: 残疾人,贫困,脱贫,工作